[國內新聞]那么問題來了:舉辦婚禮,邀不邀請父母上臺?怎么邀請才能避免尷尬?怎么一回事呢?
今年23歲的馮曉嵐,8月2日領了結婚證,下個月就要舉行婚禮,可邀請父母的事情,讓她和新婚丈夫犯了難。
原來小馮和丈夫都來自離異家庭,如今,他們的父母都各自組建了家庭,也就意味著他們兩人有8位家長。
90后小夫妻有八個“家長”
逢人愛笑,左臉頰會起小酒窩的馮曉嵐,性格外向,總愛和朋友談天論地。不過,婚姻卻是她很少提及的話題。用她的話說,若不是十分交心的朋友,她是不會輕易告訴別人自己的家庭情況的。
尤其是這幾年,一旦有人提及婚姻、夫妻的那些事情,要么躲得遠遠的,要么就假裝沒有聽見或者將話題引開。她說,這是一個敏感話題,也是她的“禁區(qū)”。因為在她上初二的時候,爸媽離婚了。
如今長大了,在小馮看來,父母離婚這一事情,對生活學習影響并不大。“實際上,這么多年來,父母也并沒有離開過我,爸爸依然是我的爸爸,媽媽也依然是我的媽媽。我隨媽媽生活,爸爸定期也會打錢到我卡上來,也會帶我出去玩。”
但馮曉嵐也有尷尬的時候,尤其是在父母各自再婚的那兩年,媽媽再嫁的叔叔家有一個兒子,父親再婚兩年后生了一個妹妹。和爸媽的關系就發(fā)生了一些微妙變化。“外人看不出來,也感受不到,有時我一個人關在臥室里哭。”
“別人家都只有爸媽,而我卻有四個家長。讀大學后,最怕放假。”小馮說,或許是“同病相憐”,如今的丈夫,親生父母同樣也是離了婚的。“家庭情況,和我出奇相似。”
辦婚禮如何邀請父母成難題
小馮說,從讀大學那年開始,她暗自發(fā)誓,早日離開自己的家庭,爭取各方面早些獨立。如今她算是做到了。大學畢業(yè)前,順利地在保稅港區(qū)一企業(yè)內,找到了一份還不錯的工作。
實際上,她父母的條件也不錯。父親創(chuàng)業(yè)多年,如今是一名老板,母親是醫(yī)生。她現(xiàn)在住的兩室一廳的房子,就是父母共同出錢買的。“40萬元,父母給的全款。精裝修房子,也不需要按揭。買了房后我就從媽媽那里搬出來了。”
丈夫來自長壽,西政畢業(yè)后就回了長壽工作。“當時我倆約定,他好久調回主城,我們就好久結婚。今年春節(jié)后,他調回了主城。安頓下來后,我們七夕當天去預約結了婚。”
領了證,接下來考慮的就是婚禮問題。和婚慶公司接觸后,小馮才發(fā)現(xiàn),結婚典禮上,有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就是主持人會邀請男女雙方的父母上臺。這個時候,小兩口就犯難了。“我母親的意思,是她和我的婆婆一起上臺,爸爸們就不上臺了。而我,還是想邀請我的爸爸上臺,我覺得他是愛我的。但母親態(tài)度很堅決,怎么都不同意。說這樣很扯。”
幾經糾結,也請教了身邊的好友,初步決定,都不邀請上臺了。
但是,隨著婚禮一天天臨近,馮曉嵐這小兩口心里懸著的擔憂,還是沒有落下來。“感覺就像小時候做了壞事一樣,恐怕還是要到婚禮前再作最后決定。”小兩口表示暫時不想這個問題了,目前正在考慮邀請哪些親友參加婚禮。
(文中馮曉嵐為化名)
對策>
都不上臺,或許是最好的辦法
現(xiàn)實生活中,小馮的煩惱,并不是孤例。只是,不一定雙方父母,都是離異夫妻。
“今年接觸的90后客戶中,有這類情況的,每周都會有。”市內一大型婚慶公司負責人告訴重慶晨報記者,一般情況下,他們給新人的建議,是邀請親生父母上臺亮相。“因為這是我們的傳統(tǒng),子女需謝父母恩,父母也需要在婚禮上講一講,感謝親友來參加婚禮。”
看上去,兒女結婚讓親生父母上臺,并沒有不妥之處。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多數(shù)新人會犯難。因為不少父母離異后,往來得并不多。而且邀請親生父母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子女在這個離異的家庭里長大,有的年齡很小,幾歲時父母就離了。“后來進入這個家庭的叔叔阿姨,客觀地講對新人本人也有養(yǎng)育之恩。上臺的人尷尬,臺下的人心里難受。”
“或許都不邀請是最好的辦法。”這位負責人說,在父母上臺這一環(huán)節(jié),也可以采取這樣的做法來規(guī)避尷尬:只邀請一位家長代表上臺講話,然后介紹臺下的父母,各自站起來點頭示意即可。
“前年結婚時,我就是讓岳父上臺,代表家長講的話。”李先生說,爸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婚了,不愿意一起站上去。“和老婆協(xié)商后,岳父上場了。”李先生說,盡管少了雙方父母上臺敬茶這一環(huán)節(jié),但婚禮舉行得還算順利。“后來問了爸媽,他們反而沒有啥意見。”
[國內新聞]她,是一名花季少女,因一次偷騎男友摩托車發(fā)生交通事故后,改變了命運:被男友等人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