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世紀四五十年代學習工程學的都知道干毅的大名,這個來自青田,畢業(yè)于英國皇家軍官學校和英國劍橋大學,被周恩來稱之為“文武全才”的科學家曾經(jīng)是科學界的泰斗人物。他在文革中經(jīng)受非人的遭遇,卻始終保持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在教育上更是將自己深厚的學養(yǎng)和樂觀的精神傳遞給子女。
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他們家走出了11個博士,他的大女兒干榮珠是孟菲斯州立大學博士,長子干高雄和次子干小雄都是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
所以干榮珠注定是個不凡的女子,不只是因為她有一個文武全才的父親,她們家走出了11個博士,更重要的是,她嚴謹?shù)膶W術態(tài)度、堅定的學術信念和卓越的學術貢獻,讓她的名字享譽生物醫(yī)學界。
一步一個腳印,這是信念
從啟蒙到成為博士,可以說父親是干榮珠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父親被劃為“右派”后,卻依舊堅持每個周末帶著孩子去野炊,這不僅是對大自然的親近,更是一份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盡管父親言語不多,但他的“身教”足以讓每個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銘記。
初中時,受父親的影響,干榮珠確定了自己此后一生的目標——成為一個卓越的科學家。因為父親被劃為右派,少年時的干榮珠求學并不容易。盡管她的成績足夠優(yōu)秀,上清華都綽綽有余,但最后只能投考華中工學院(華工)。
畢業(yè)后,她和很多知識分子一樣下鄉(xiāng)接受再教育。她在總口農(nóng)場勞動一年后,又輾轉到湖北第一貧困縣竹山縣做技術員,工資少不說,還要時不時拉出去批斗批斗,然而,她始終謹記父親的教誨不忘學習。1978年暑假迎來了她的春天,全國各大學恢復招收研究生,干榮珠成為華中工學院的力學研究生,她離她的夢想只有一步之遙。
“我感到生物力學會是以后的潮流、趨勢。”于是,40歲的干榮珠開始了自己的出國學習之路。因為不懂外語,只能依靠他人的翻譯進行學習。
然而世上的障礙在遇上夢想和毅力后都能迎刃而解,終于在1988年,她獲得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應用數(shù)學碩士。之后,她拜在馮元楨教授門下,而后順利獲得美國孟菲斯州立大學(Memphis)生物醫(yī)學工程博士。
如今,干榮珠已是當今生物醫(yī)學工程界的知名專家,主要從事的研究領域是組織和器官生物力學、聽覺可植入式裝置、生理系統(tǒng)的理論建模以及血液動力學和生物流體力學等。近年來主要從事可植入式人工中耳及耳蝸的研究,是著名的華人生物科學家。1999年以來,在美國主持20項科研課題,總經(jīng)費達到380萬美元。
她的主要成就包括:建立了目前國際上最精確、最完善的人耳有限元模型,并獲得美國專利;領導科研團隊研制成功SOUNDTEC Direct System(部分植入式電磁感應人工中耳),并獲FDA認證;領導科研團隊研制成功全植入式中耳助聽設備THIS,并獲得專利;開創(chuàng)耳組織器官的微觀生物力學研究。并發(fā)表科研論著(SCI收錄)50余篇,參編專著5部,會議論文130篇;培養(yǎng)博士研究生20多名。
干榮珠不僅對待自己要求高,對待自己的學生亦然。招生時,她每次親自面試、考察,并且要求自己的學生:一定要規(guī)規(guī)矩矩,不能三心二意。
故鄉(xiāng),是割不斷的根
旅居美國多年,干榮珠依然能夠說一口地道的青田話,她喜歡吃糖糕、山粉糊等青田特色的吃食。
她的父母(干毅和項月眉)都是青田人,在家里,青田話是一家人日常交流的常用語言,父親會經(jīng)常說起家鄉(xiāng)的事,母親會時常做些家鄉(xiāng)菜。如此種種,讓他們兄弟姐妹八人也對家鄉(xiāng)心生向往和思念。
1955年,10歲的干榮珠第一次踏上了故鄉(xiāng)青田的土地,并在青田縣城上了一年的學。并成為她童年里美好的回憶。
“父親、母親一直都很懷念家鄉(xiāng)。常說要回家看看!”干榮珠說,由于母親思鄉(xiāng)心切, 2009年,干榮珠帶著年邁的母親回青田。
之后,幾乎每一年,干榮珠都會帶著自己的家人回到家鄉(xiāng)青田。2010年8月8日至9日,干榮珠攜女兒季英慧及其親屬回鄉(xiāng)。她誠摯地說:“我們深愛這片土地,故鄉(xiāng)的變化讓人欣慰、令人鼓舞。”
女兒季英慧畢業(yè)于美國麻省理工,獲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及哈佛大學醫(yī)學院博士后,現(xiàn)為美國印第安納州普渡大學生物醫(yī)學工程系教授。
在教育上,干榮珠不忘讓遠在大洋彼岸的子女知道根源。而故鄉(xiāng),是一個家族的根源,有割不斷的血脈親情。
“家鄉(xiāng),是我們永遠的根。”說著一口流利家鄉(xiāng)話的干榮珠坦言,今后,她還將帶上自己的女兒及親友一同回來,讓這份“鄉(xiāng)情”延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