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遞減孩子勸 花費逐年縮水
家住勁松的劉先生一提起過年放炮,最先想到的還是七八年前,“那時不買個四五千的煙花炮仗,不痛快聽個響,哪兒叫過年啊。”據劉先生描述,當時自己在頭年前兒就會把各種煙花爆竹買齊,就等著一塊跨年守歲的時候燃放。“圖個熱鬧吉利,再加上剛‘禁改限’,政策放開,已經十多年沒親自放過炮、點過煙花了,這就有個新鮮勁兒。”
不過,據劉先生回憶,近些年,這筆支出倒是逐年減少了。據他稱,2012年之后,家里人對放炮這事兒都不新鮮了,所以每年買的煙花也就少了,花個1千來塊錢已經是多的。“頂多是預備些炮仗,除夕、破五放幾掛,再放個普通的禮花。而在去年和今年,這項花費就更少了,“今年最少,天天看新聞說號召少放炮,干脆就只買了一掛鞭炮,給孩子買了倆小煙花,這倒不錯,省得‘燒錢’了”。
家住世紀城的張先生,今年則是頭一次啥煙花爆竹都沒消費,“以前除了買鞭炮,肯定要買大禮花彈,去年還買了兩大筐呢,放后備箱,家里人直埋怨危險,今年卻連小鞭兒都沒買”。張先生笑言,不是自己覺悟高了,是孩子覺悟高,“人大附小放假前專門拜托學生們叮囑家長,為了環(huán)境與藍天,過年少放爆竹,最好別放,孩子們都可認真執(zhí)行了,我這就是被孩子千叮嚀萬囑咐,一個炮仗都不敢買。”
不愿戴口罩拜年 自覺不買煙花
通州天時名苑小區(qū)外,記者眼瞅著一位青年在煙花爆竹零售店前躊躇了許久,最終他只向老板問了問今年煙花爆竹的種類,價錢還沒談,就轉身離開了。“也是心里斗爭了很久,今年還是甭放了吧。”這位青年向記者介紹,自己姓陳,是“九零后”,出生的時間,正巧趕上北京市頒布禁止燃放煙花爆竹規(guī)定的那一年,按他的話說,“頭上中學以前,自己沒正兒八經地聽過炮仗響”。
“剛剛‘禁改限’那一兩年,家里面也是炮仗煙花買不少,圖個新鮮,但這幾年基本上就沒在上面花過錢了”。小陳回憶,幾年前最開始讓他打消放炮念想的,并不是空氣污染,而是一條被瘋轉的微博,“微博內容是說每年除夕之后,最早開始忙碌的環(huán)衛(wèi)工人都特別不容易,少放點炮,可能就能讓人家早點兒回家過年。”
從去年開始,小陳也愈發(fā)注意到燃放煙花爆竹對空氣質量的影響。他說,早晨刺鼻的煙花爆竹味道同樣挺刺心,“本身應該是高高興興去拜年,爆竹皮味再加上空氣污染,結果一路上一家子都戴著口罩,我心里總覺得,這樣的年有些不樂呵,所以還是少放點炮,為藍天出份兒力吧。”
搶完紅包逛廟會 一樣能添年味
“今年我確實是一點煙花炮仗都沒買,往年雖然買的也不算多,但至少會準備幾掛一千響的鞭炮,留著除夕晚上放。”昨天中午,在龍?zhí)稄R會門口,傅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家住附近,由于今年北京三環(huán)內并沒有設置銷售煙花爆竹的點位,“索性也就不買了”。“曾經老家兒有講究,說是三十晚上點鞭炮能去晦氣,初一一早點幾掛,能圖個新年好彩頭。今年也算破了例,主要是沒見著攤位,也就少了點念想。其實這也對,否則你這邊呼吁市民少放爆竹,然后擺一大堆煙花攤位,再出好多禮花新品種,那不是刺激消費嘛。”
記者問不放鞭炮會不會覺得少些年味,傅先生向記者展示了剛剛從廟會買到的一系列小物件,“陪家人一起逛逛廟會,不也是過年嘛,今年放炮的人少了,但也有一點爆竹聲,也挺喜慶。”傅先生認為,逛廟會、手機搶紅包一樣可以增添“年味兒”,“聽說年輕人過年前好幾天就開始集福字了,三十晚上還會叫著我們一起搶紅包,很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