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場
壁畫保護工程啟動 修復人員全神貫注
近日,很多游客發(fā)現(xiàn),正定隆興寺摩尼殿內(nèi)正在進行壁畫修復工作。大殿內(nèi)靠西側的位置,墻邊搭起了一排腳手架,一人多高的平臺上,幾位穿藍色工作服的保護修復人員正在全神貫注地工作。每個人身旁都有一個小架子,上面放著針管、毛刷等工具。護欄外,隆興寺的工作人員還專門制作了幾塊展板,向游客介紹壁畫修復的相關知識。
摩尼殿殿堂中央是一正方形內(nèi)槽,殿內(nèi)各壁繪滿以佛教故事為題材的明代壁畫。雖然光線昏暗,仍能看到壁畫的內(nèi)容,尤其是凸出于墻面的瓦片、衣服的紋理等,清晰可見。殿內(nèi)東抱廈南壁的大悲尊天、金剛尊天,北壁的大力尊天、兜率尊天等保存比較好,更能清楚地看到壁畫人物神態(tài)生動、天衣飛揚。壁畫筆法精細、線條流暢,以青綠色為主的色調雖然已經(jīng)不再鮮艷,但看上去仍非常協(xié)調,堪稱精美絕倫。
三年前就開始“體檢” 制定保護方案
摩尼殿始建于1052年,已有近千年歷史,被古建專家梁思成先生譽為世界古建筑的孤例。殿內(nèi)壁畫大部分為明代作品,現(xiàn)存面積近400平方米,規(guī)模宏大,價值極高。由于長期的自然侵害,壁畫保存狀況較差,存在較嚴重的起甲(顏料層翹起)、酥堿、顏料層脫落等病害,急需開展保護工作。
2012年,河北省文物局與敦煌研究院壁畫保護工程中心簽署協(xié)議,成立了依托于敦煌研究院的國家古代壁畫與土遺址保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北工作站,正式開展了河北與敦煌的合作。正定隆興寺壁畫保護是繼曲陽北岳廟之后的第二個壁畫保護項目。
2013年4月、10月,受正定縣文保所的委托,敦煌研究院專業(yè)人員兩次來到隆興寺,完成了前期調查研究工作。經(jīng)分析研究后,編制了《河北正定隆興寺摩尼殿壁畫保護方案》。2015年底,保護方案獲得國家文物局批準,隆興寺壁畫的修復工作隨之正式啟動。
記者昨日從正定縣文保所了解到,摩尼殿壁畫保護工程工期為兩年,因氣候原因冬季會停工。壁畫保護工程采取局部分段施工的辦法開展,工程施工不影響游客參觀。這段時間內(nèi),游客在參觀摩尼殿時,不僅能領略古代文化瑰寶的獨特魅力,還可以現(xiàn)場觀摩壁畫修復過程,體驗這難得一見的神秘技藝。
制定保護方案前 進行了大量實驗
正定文保所副所長崔偉麗的辦公桌上,《河北正定隆興寺摩尼殿壁畫保護方案》看上去沉甸甸的:A3大小的紙張,數(shù)百頁,厚厚的一沓。翻看這份方案,密密麻麻的文字中穿插著壁畫的照片和各種圖表、數(shù)據(jù),非常詳細。方案對壁畫的制作材料、病害機理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和實驗,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選擇多種材料,在實驗室內(nèi)和現(xiàn)場進行局部實驗,最后才從中選出比較合適的修復材料及工藝。
壁畫是如何制作的?宋代的古籍中已有記載。1977年摩尼殿曾進行過落架大修,當時在揭取壁畫后對檐墻內(nèi)壁作了取樣分析,得知畫壁泥質分粗細兩層,粗層居里,細層居表。粗泥中含有麥秸、沙子、黃土和雜質,細泥中含棉花、黃土、細沙和雜質。摩尼殿壁畫粗泥、細泥的成分,與古籍中的記載大致相同。畫壁做好后,摩尼殿壁畫的畫法與一般寺觀壁畫的畫法一樣,都是在畫壁細泥之外施摻有淡膠水的白堊土一層,外刷礬水,然后落稿作畫。
保護修復人員介紹,保護方案的確定必須要在充分的前期研究和現(xiàn)場實驗的基礎上制定,要經(jīng)過科學嚴格的保護程序,包括詳細的現(xiàn)狀調查與評估、病害機理分析、修復材料及工藝篩選、現(xiàn)場實驗等環(huán)節(jié),確保所使用的材料及工藝可行,在堅持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基礎上,通過工程實施解決壁畫穩(wěn)定性問題。“要盡可能利用與壁畫相同材質的材料,并輔之以必要的添加材料和膠黏劑,以增強其兼容性。”
選擇什么樣的修復材料,也是經(jīng)過了多次試驗才確定的。“修復之前,必須先做出一個跟壁畫的材質一模一樣的實驗樣塊,再模擬文物保存環(huán)境對試塊進行老化處理,然后,使用擬定的修復材料進行不同病害的修復加固實驗,最后再根據(jù)實驗結果,從中選一種最合適的修復材料。”
壁畫表面有浮塵層和鳥蟲糞便,用來清洗的材料是中性水與一定濃度的有機溶劑配比而成的。濃度的多少,也是通過大量的實驗來確定的。
壁畫修復工序繁雜 需多個步驟
壁畫修復工序繁雜,加固、除塵、拼接、邊緣修復、制作支撐體等,每一道工序都絲毫馬虎不得。因此,保護修復人員的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
理論上,修復起甲、酥堿、瀝粉堆金老化等每一種病害,都需要四五個甚至更多的步驟。而實際上,修復時間和修復難度一般根據(jù)壁畫的病害類型、面積及嚴重程度來確定,乒乓球大小的一處病害,也許要花上大半天的時間才能完成修復。
比如,比較嚴重的空鼓病害,要采用灌漿方法來處理,具體有7個步驟:先利用空鼓部位的裂隙或在無顏料層部位,鉆一個直徑0.3cm的小孔,把注漿管插入壁畫與載體的空隙中;再用脫脂棉對可能出現(xiàn)漏漿的裂隙或注漿口進行封護,以防在灌漿過程中出現(xiàn)漏漿污染壁畫;然后,用防護支板對灌漿部位進行臨時支護,防止灌漿過程中壁畫出現(xiàn)變形脫落;接下來,將已配制好的灌漿材料沿注漿管壓入壁畫空鼓部位;再用帶可控支頂絲桿將空鼓變形的病害部位恢復到原位。
以上5個步驟完成后,要等待其干燥,干燥過程中利用更換吸水紙墊達到多次脫鹽目的;干燥后,取下支頂架,使用與原地仗層材質相同的材料修復注漿口。這樣,才算完成了對空鼓的修復。不管是何種病害,修復材料、清洗材料以及粘結劑都要嚴格按要求選用。
對于機械損傷也要修復,其中就包括游人刻畫。游人刻畫及劃痕,痕跡較淺的原則不進行干預,若地仗傷害較嚴重(劃痕較深),則需進行修補。
相關人員介紹,他們修復壁畫的順序是從上往下。腳手架上,每位工作人員負責一塊區(qū)域,部分工作需要兩人配合來完成。結束了一天的工作后,晚上回到住處,每人還要進行詳細的記錄,包括工作區(qū)域、工作內(nèi)容、使用材料、工藝、操作條件、現(xiàn)狀描述、工作小結、存在問題、保護修復照片等等。
心情不好 寧可停工也不能影響修復
這一次,負責修復摩尼殿壁畫的是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技術服務中心。這個團隊除承擔甘肅省敦煌石窟壁畫彩塑的保護任務外,還承擔過西藏三大重點文物布達拉宮、薩迦寺、羅布林卡壁畫保護修復工程,山西蒲縣東岳廟彩塑壁畫保護修復工程、甘肅武山水簾洞石窟群壁畫彩塑浮雕保護修復工程等。
這是一個5人團隊,負責人劉濤是敦煌研究院館員,高級修復師,從事壁畫、雕塑等的修復工作已經(jīng)30多年了。團隊成員無一例外都是男性,但干起活兒來卻比醫(yī)生做手術還要嚴謹,比織女繡花還要細致。壁畫修復和保護是個綜合性很強的工程,團隊成員每人都有土木工程、化學、美術、雕塑等多個學科背景。
“壁畫是祖先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chǎn),是不可再生的,不允許出半點問題。”劉濤的師傅曾教導他們,如果今天心情不好,今天就不要做壁畫修復工作了,寧可停工一天,也不能讓自己的情緒影響壁畫修復。
看守摩尼殿的工作人員,對這幾位修復壁畫的工人充滿敬意。他們每天工作七八個小時,每人負責一個區(qū)域,任何時候都是靜悄悄的,即使游人很多,導游解說的聲音比較大,他們也絲毫不受干擾,好像壁畫以外的世界都跟他們無關。
劉濤介紹:“壁畫修復不是一勞永逸的,這次修復只是解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壁畫材料自身的老化、保存環(huán)境、游人參觀等因素還會對壁畫造成影響,有些影響是肉眼無法觀察到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持續(xù)不斷的監(jiān)測、環(huán)境控制等手段,從預防性保護方面想辦法,將這種影響降到最低。”
乍一看以為自己的愛車被貼了違章通知單,走近后卻發(fā)現(xiàn),竟是一張車停太帥告知單,上面標注的是一家汽車養(yǎng)護公司的...[詳細]